作品書櫃

2010年1月15日

《YOSHIKI/佳樹》


嗯,看到《YOSHIKI/佳樹》即將上市,
有很多話想說,又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那先說說我和 X 的相遇過程好了。
我記得高二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同學去逛唱片行,
那時候忽然很想聽聽日本的音樂,於是問了平常有在聽的同學。
當時我拿在手上的正是 CD
但同學跟我說:「他們樂團的歌很吵,我覺得GLAY比較好聽」。
當時的我採納同學的建議,買了GLAY的專輯。
那張專輯很好聽,但沒有讓我對日本樂團產生更多的興趣。
我只有一對木耳……關於我對音樂的評論,請大家看看就好,因為我真的不懂(汗)
上了大學後,我唸的是日文系。
接觸日文的時間一多,自然就會對日本的漫畫、戲劇、音樂更有興趣。
那時候,班上一個同學很喜歡 YOSHIKI
後來我們也開始聽X的歌。
哦哦哦,不聽則已,一聽就不得了了。
那時候的心得是: 與我印象中的「搖滾樂團」不一樣!
而 YOSHIKI 當然是造就 為 最重要的人物。
半工半讀的我,開始砸錢買了幾張 的專輯,
而不太懂音樂的我還是最喜歡《 DAHLIA 》這張。
另外,記得我第一次聽 Art of Life 的時候哭了,
那種深深的感動,一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怎麼有人可以把歌詞寫得那麼美……

後來,《 THE LAST LIVE 》發行時,我二話不說就衝到九五樂府訂購,

甚至集合幾個同學在學校辦了一次放映會。
演唱會裡的 HIDE 好可愛,其他人也都很讚,只是怎麼看怎麼感傷。
原本對 一無所知的我在得知他們已經解散很久,
HIDE 
也已經過世很久的事情時真的很難過。
回想起來,他們解散的時候──1997年──我16歲,
也就是說當我第一次看到他們的專輯,他們就已經解散了。
也就是說我這輩子再也不會聽到他們的新歌了。
也就是說我只能偶而把《 THE LAST LIVE 》拿出來看看他們的身影。
所以,那時候我很矯情地寫了一篇「THE LAST SONG」。
時光匆匆,又過了幾年,
原本唸日文系的我變成日文系助教。
(因為我太愛我們日文系了,一直賴著不走)
某一年的耶誕節,我在辦 PARTY 時又放了《 THE LAST LIVE 》,
幾年沒看了,重新回味時還是好感動。
那段時間,我把來電達鈴全都換成 YOSHIKI 的歌。
可能是因為距離太遙遠,我一直覺得 HIDE 還活著。
就像我覺得梅艷芳、張國榮、文英阿姨他們都還活著,
只是我永遠沒有辦法親眼看到他們。
他們活在我的心裡。

沒想到!上天竟然給了我親眼看到 的機會,
而且第一個看到的就是 YOSHIKI!

2008
9月, YOSHIKI 到台灣參加101點燈儀式,
我很猶豫要不要參加,因為我不相信 YOSHIKI 會來。
而且我一直很佩服追星的朋友,那除了要有時間、更要有追星的熱情,
那是我向來缺少的兩樣東西。
不過,我還是有去,也還好有去。
那天我寫了「We are X!!!」。
雖然台灣演唱會一波三折,嗯,應該說 折。
但上天還是很眷顧我們,讓我們有了2009530日那美好的一天。
因為經濟上的考量,我和朋友選擇購買看台區的票,
根據之前看陶喆演唱會的經驗,我會覺得看台區比某些搖滾區的位置好。
沒想到沒想到沒想到,這是我 2009 年排行第一名的大失算。
因為 太有誠意、太不可思議了,
那天的舞台、配曲,讓我們覺得「即使傾家蕩產,也應該買搖滾區的票!」
雖然縮在看台一角,我們還是很享受那天的演唱會,
畢竟那原本是我覺得一輩子都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因此就算到了現在,我還是覺得其實我只是做了一場夢。
一場美夢。

沒錯!每次看到 X,我都覺得其實自己在夢遊(咦)

那種激動的心情遲遲沒有退燒,
於是當我看到 AERA 上一篇 YOSHIKI 的報導,
我就放下手邊的工作,立刻把它翻譯出來。
就是這篇「AERAYOSHIKI個人專訪
雖然報導內容不怎麼新鮮,但有提到《YOSHIKI/佳樹》這本書。

去年6月,我得知自己可以翻譯《積木之家》,
我高興極了,寫了這篇「得於心,必應於手」。
雖然那時候台灣角川已經申請版權很久,說不定連譯者都已經確定了,
但在朋友的鼓勵下,我還是決定要爭取這份翻譯工作。

我寄信到角川所有找得到的信箱(因為我不知道是哪個單位負責的)
接下來就懷抱「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情繼續完成其他工作。
原本我以為石沉大海,沒想到8月時我收到編輯寄來的信,希望我可以試譯一段。

於是在99日,我接下了這份翻譯工作,於是寫了「紀念」。

我不懂音樂,但我擁有一想到什麼就馬上付諸行動的力量。

這點我有自信。
雖然我看起來就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但我內心是個 ROCKER。
所以我們開心教的教義才會是「Rock Your Heart , Move the World」啊~
接到翻譯工作固然很高興,但過程之痛苦只有嘗過的人才能體會。
這本書足足有487頁、近22萬字,但從零開始到交出去只有兩個多月……
雖然我有先看過一次,但我的工作進度還是受到了影響,
沒有辦法細細推敲,翻出至少讓自己滿意的作品,這點讓我很沮喪。

雖然那天我跟綿羊討論,發現很少有譯者滿意自己的作品……

再怎麼看,總是會覺得很多字、很多句子都不順眼。
所以我的心情很複雜,我每天都想跟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
又覺得壓力很大,恨不得大家都不知道它是我翻譯的。

不過,我還是很感謝讓我聽見 X 的音樂、
當時鼓勵我去爭取這本書的翻譯工作、甚至在前面時間還允許時幫我校對的朋友,
所以我特別在譯者簡介裡提到了他的事,
如果沒有他,這本書的譯者應該就不是我了。


每翻一本好書,我就會覺得「譯者的工作真好,我想再多翻一些」。
但這本《YOSHIKI/佳樹》──
卻讓我覺得「就算我這輩子再也不能翻譯也沒有關係」。
我一直都覺得閱讀是很主觀的,每個讀者喜歡的文風、筆觸都不一樣,
所以我相信一定會有人很不滿意這本書的翻譯,
但我也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它。
我想把我的文字獻給我的家人、朋友還有這些讀者。
書中有一段文字提到 YOSHIKI 的想法,
他知道有人喜歡他們,一定也會有人不喜歡他們,
但是他願意冒險,讓愈來愈多人聽到 的音樂。
我翻譯到這裡的時候,又差點哭了。
大家也許無法想像小小兼職譯者的心情與壓力,雖然我很習慣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但最後兩個星期,我每天晚上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緊繃到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 
不過,當我看到書中 YOSHIKI 拼命的樣子,腎上腺素就會大量分泌。
他拼成這樣都沒有死,我怎麼可能會死」,
如果換成八神或是鬼塚的語氣就是「あいつが死なねぇなら、俺も死なねぇ!」,
──我靠這句話撐到最後。


大家可能會以為我翻譯的時候一定都在聽 的歌,
其實沒有。
我試過,但只要 的歌一放,情緒難免會比較激動而影響到進度。
因為這樣不是辦法,所以我後來大部份都處於一片寧靜之中,或是聽其他音樂。
唯有在翻譯到《 THE LAST LIVE 》那部份時我還是把DVD拿出來放了。
聽到什麼歌,就把那首歌的歌詞打出來,
看到什麼場景,就把描述那畫面的文字打出來,
所以我後來根本就是一邊吸鼻子一邊翻譯(一點都不專業)
最後只好再重新順稿。

這本書對我來說也是一波 X 折,
(比如說存錯檔案,導致第四章不見,只好整章重譯之類的……)
細節在這裡就別提了,我要把它忘記!
(我發現我清理壞消息、壞情緒的速度愈來愈快了)不管怎麼說,最後總算是順利出版了(淚)
雖然不能說是「滿意」的作品,但至少大家都盡了力。


我想,這本書能夠順利完成,最辛苦的就是編輯,

這本書的製作時間很短,一切都很匆促,編輯的壓力是我的好幾百倍,
而且這些日子忽冷忽熱的,非常容易感冒,工作起來真的很辛苦。
在此我要衷心地向編輯道謝──阿雍,謝謝你。

另外,要謝謝負責審潤工作的呂小姐,很仔細地確認漏誤之處。

最後當然要謝謝我的家人、朋友。我好愛你們哦~!
希望大家喜歡這本《YOSHIKI/佳樹》。